根据学校2018年本科毕设和毕业生相关工作的安排,要求第15周要完成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此, 学院5月至6月的本科毕设工作主要时间安排如下。
1、5月22日,论文网上查重。
知网查重系统:http://bac.check.cnki.net/的具体查重方法见附件,学生用户名是学号(第二次做毕设的是学号加c),密码身份证后8位,登录后尽快修改密码。需要查重的学生名单后续通知。需要查重的学生于5月22日之前提交电子论文至毕设查重系统,论文只需提交正文部分(引言至结论部分)。查重次数最多为两次,5月22日为第一次查重,查重率≤15%为合格;超过15%的为不合格。第一次查重未合格者经修改可于5月24日之前再查一次,满足查重率为合格。最终查重结果会通知学生和指导老师。论文合格的可进行下一步评阅答辩,不合格的将不能进行评阅答辩。5月24日之前完成查重。
2、5月25日17:30之前,提交毕设材料和纸质版工作日志。
学生在毕设系统提交全部毕设材料,要求毕设论文按毕设规范编写。将工作日志纸质版装论文袋,按班级为单位收齐交到教学科。注意:任务书须指导老师亲笔签字,开题报告和指导手册须指导老师填写意见和亲笔签字,开题检查评分表和中期检查评分表须指导老师填写分数、意见和亲笔签字;须双面打印,无须打印指导老师评分表、评阅老师评分表和答辩小组评分表,不装订,夹子夹好即可。
3、5月26日-5月29日,指导组教师评阅毕设材料。
指导组教师在毕设系统评阅毕设材料,打印《指导教师评分表》并签字。注意:因毕设系统评阅部分的设置和学院评分表设置不一致,且毕设系统设置目前无法更改,因此请老师们在系统录入成绩时,保持毕设系统中的总分和评分表一致,并将评分表的意见填写在毕设系统的评阅意见中,以便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若指导组为多名教师,该成绩由指导组统一讨论给出,全体指导组教师签字。由指导教师对任务难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设计(论文)有无创造性、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及学生的工作态度等综合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4、5月30日-6月1日,评阅教师评阅毕设材料。
评阅教师进毕设系统评阅毕设材料,打印《评阅教师评分表》并签字。为匿名评阅,每个毕设题目分配2名评阅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正确性、严密性、独创性,设计、计算及主要图纸质量以及文字表达的规范性、附件水平等综合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5、6月4日,交《指导教师评分表》和《评阅教师评分表》。
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交签字的《指导教师评分表》和《评阅教师评分表》纸质版至教学科,电子版提交至hgong@bjtu.edu.cn,文件命名格式:“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分表/评阅教师评分表”。
6、6月2日-6月6日,学生修改毕设材料。
学生根据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评阅意见,修改、完善毕设材料,经指导老师审核通过后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7、6月7日-6月8日,分组答辩。
各系分组答辩具体时间和地点后续通知。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分组答辩,未参加答辩的按缺考记载成绩。答辩当天,学生在答辩前将纸质论文交答辩秘书。
分组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高级职称教师不少于2名),答辩委员的研究方向应能覆盖本答辩小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原则上教师不担任本人指导的学生所在答辩小组的答辩委员。欢迎校外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指定答辩组长、答辩记录员各1名。
答辩程序和要求:
1)学生自述约10分钟。要求学生用报告、图表、数据、视频、实物演示等展示设计(论文)的任务目的和意义、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设计(论文)结论及创新点、改进意见等。
2)答辩委员提问和学生回答约10分钟。要求答辩委员围绕有关设计(论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设计(论文)中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等提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自述、答辩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性等,考察鉴别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出评语并评定答辩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采用五级九段制(A+、A、B+、B、C+、C、D+、D、F),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组成:开题报告占5%,中期检查占5%,指导教师20%;两位评阅老师分别占15%;小组答辩 40%。各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总成绩=开题报告*×0.05+中期检查×0.05+指导教师成绩×0.2+评阅老师1成绩×0.15+评阅老师2成绩×0.15+答辩小组成绩×0.4。
除环境工程外,各等级成绩的分布比例原则上为“A+”≤不超过15%,“A”≤20%,“B+至C+”为45%,“C及以下”≥20%。对工作态度差、达不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学生,总评成绩应评为“F”。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总评成绩记为“F”,并按有关规定处理。(环境专业无争优答辩和复审答辩,故环境系各等级成绩的分布比例原则上为“A+”≤不超过20%,“A”≤20%,“B+至C+”为45%,“C及以下”≥15%。)
各组答辩秘书须在6月11日12:00之前在毕设系统提交答辩成绩和意见,提交毕设答辩成绩exel电子版和答辩小组评分表电子版至hgong@bjtu.edu.cn,答辩小组评分表和答辩记录纸质版至教学科。注意:因毕设系统答辩意见表的设置和学院评分表设置不一致,且毕设系统设置目前无法更改,因此请答辩秘书在系统录入成绩时,保持毕设系统中的总分和评分表一致,并将评分表的意见填写在毕设系统的评阅意见中,以便学生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教学科根据各组提交的成绩确定争优和复审答辩学生名单。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完善毕业设计材料,并编写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须本人和指导教师签字。
8、6月11日17:30之前,公布争优答辩和复审答辩名单。
分组成绩为“A”的前5%的学生可争优答辩。成绩为“C及以下”的学生必须参加复审答辩。
9、6月13日,争优答辩和复审答辩。
不参加争优答辩的,毕设成绩将按原总评成绩为准;参加争优答辩的,毕设成绩将按复审答辩结果为准。参加复审答辩的学生的毕设成绩将按复审答辩结果为准。
争优答辩、复审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当天,学生在答辩前将纸质论文交答辩委员会。具体时间和地点后续通知。
10、6月15日12:00之前,交毕设论文和修改说明。
以班为单位, 各班班长收齐毕设论文和修改说明的纸质版(双面打印)、所有毕设材料电子版交教学科。工作日志和论文等毕业设计材料须提交Word文档,各文件以“学号-姓名-工作日志/论文/图纸”命名(例如:10231000-张某某-工作日志)。所有文件压缩成一个文件包(.rar格式),压缩文件以“学号-姓名”命名(例如:10231000-张某某.rar/zip)。注意:论文的版权使用授权书页须经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亲笔签字后再上交。
11、6月15日 教学科提交毕设最终成绩。
请务必准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以免影响正常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