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2-03-21 阅读次数:77427次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经过60多年的时间,已从最初的单一铁道建筑本科专业系,发展至拥有多学科、系、中心的综合性学院。目前设有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道路与铁道工程系、防灾减灾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等7个实体二级单位,同时设有19个学校和学院虚体研究机构。设有或参与建设各类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8个。成为能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直至博士后的各个层次人才的教育基地。学院为我校设计院提供业务指导,同时设计院也是学院成果转化平台,是学生实习等业务实践基地。

  1956年开始先后设有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学、艺术设计、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发展到目前设有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土木工程-金融双学位、智能建造等4个本科专业。1999、2004、2009年分别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及2次复评。2009年土木工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首批通过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2023年接受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入校考查。土木工程、铁道工程专业分别于2019、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智能建造专业开始招生。

  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桥梁与隧道及结构、铁道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授权,1986、1990年桥梁与隧道工程、铁道工程专业分别获得博士学位授权,1988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研究领域曾覆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四个学科。目前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22年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土木工程学科全球排名第35,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11,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所属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全球排名第1,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都取得了更好成绩。

  学院努力提高办学实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学院不断完善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目前在册学生2290人,其中研究生1346人(博士生395人、硕士生951人)、本科生944人。学院共培养本研毕业生20000余人,大部分已成为我国铁路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国家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有教职工216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教授84人、副教授68人。教师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海外优青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其他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院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在保持传统交通土建工程特色的基础上,把握住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依托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和雄厚的科研实力,获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路行业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支持。为我国铁路(京九铁路、秦沈客运专线、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京张高铁等)、城市轨道交通(北京地铁等)、建筑(布达拉宫和故宫等古代建筑维护、奥运场馆建设等)等领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赢得极高的行业认可度。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8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2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中国铁道学会奖66项,其他学会协会、社会力量奖132项。

  学院积极开展并注重实质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师生双向交流,建立国际科研平台,引进外专引智项目。与美、英、俄、澳、日等20余个国家、地区4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有多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或分会主席,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并积极组织国际培训、国际夏令营等,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土实木华 明德笃行”,经过68年的飞速发展,传承创新、集智聚力,土建人始终秉承和发扬长期凝练的学院精神和优良传统,继往开来,实现创建高水平土建学院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