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系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最主要的工程系所之一,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讲师2人,师资博士后1人。包括市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1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多名教师在国内外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担任负责人,或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担任编委。
建筑工程系承担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抗震、结构风工程、结构动力学、弹塑性力学等基础理论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任务。并针对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新特征,依托先进建造技术,交叉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可持续理念,全面升级专业课程体系,同步网络MOOC课程资源,培养符合国家迫切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在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结构风工程、既有结构检测与加固、古建筑监测与评估、新材料与新结构等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学科方向。毕业生为国家建筑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建筑工程系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111”创新引智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及EI检索高水平论文70余篇/年。近5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例如,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十二五”文保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解决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如布达拉宫、故宫、天安门、京张铁路、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尊、北京冬奥会场馆等)中的大量关键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