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2019年本科毕设和毕业生相关工作的安排,第15周要完成上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学院5月至6月的本科毕设工作主要时间安排如下。
1、5月20日-5月22日,论文网上查重。
查重系统为“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http://pmlc.cnki.net/。
学生登录账号:学号,学生密码:身份证后6位,不足6位补零;
教师登录账号:与教师编号一致;教师密码:与教师编号一致;教师编号:学院简称首字母tjxy +教师号,不足6位补零。
需要查重的学生名单后续通知,学生于5月20日当天提交电子论文至论文检测系统,论文只需提交正文部分(引言至结论部分)。查重次数最多为两次,5月21日为第一次查重,查重率≤15%为合格;超过15%的为不合格。第一次查重未合格者经修改可于5月23日12:00之前再查一次,满足查重率为合格。最终查重结果会通知学生和指导老师。论文合格的可进行下一步评阅答辩,不合格的将不能进行评阅答辩。
提交查重的论文正文版务必和毕业论文正文答辩终稿保持一致,若终稿与查重版本不一致,则学生的答辩成绩作废,给予结业处理,并在以后不再受理论文答辩申请。
2、5月23日前,提交电子版毕设材料和纸质版工作日志。
学生在毕设系统提交全部毕设材料电子版(查重的学生在查重合格后提交),要求毕设论文按毕设规范编写。将工作日志纸质版装论文袋,按班级为单位收齐交到教学科。注意:任务书须指导老师亲笔签字,开题报告和指导手册须指导老师填写意见和亲笔签字,开题检查评分表和中期检查评分表须指导老师填写分数、意见和亲笔签字;须双面打印不装订,夹子夹好即可,无须打印指导老师评分表、评阅老师评分表、答辩小组评分表、答辩记录和修改说明等页。
3、5月24日-5月27日,指导组教师评阅毕设材料。
指导组教师在毕设系统评阅毕设材料,打印《指导教师评分表》并签字。注意:因毕设系统评阅部分的设置和学院评分表设置不一致,且毕设系统设置目前无法更改,因此请老师们在系统录入成绩时,保持毕设系统中的总分和评分表一致,并将评分表的意见填写在毕设系统的评阅意见中,以便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若指导组为多名教师,该成绩由指导组统一讨论给出,全体指导组教师签字。由指导教师对学生是否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实验报告、计算机软硬件、外文翻译及摘要、论文书写及规范化等)、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质量、学生工作态度和考勤情况等等综合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4、5月28日-5月31日,评阅教师评阅毕设材料。
评阅教师进毕设系统评阅毕设材料,打印《评阅教师评分表》并签字。为匿名评阅,每个毕设题目分配2名评阅老师。注意:因毕设系统评阅部分的设置和学院评分表设置不一致,且毕设系统设置目前无法更改,因此请老师们在系统录入成绩时,保持毕设系统中的总分和评分表一致,并将评分表的意见填写在毕设系统的评阅意见中,以便学生根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正确性、严密性、独创性,设计、计算及主要图纸质量以及文字表达的规范性、附件水平等综合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5、6月1日-6月3日,学生修改毕设材料。
学生根据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评阅意见,修改、完善毕设材料,经指导老师审核通过后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6、6月4日,交《指导教师评分表》和《评阅教师评分表》。
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交签字的《指导教师评分表》和《评阅教师评分表》纸质版至教学科,电子版提交至hgong@bjtu.edu.cn,文件命名格式:“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分表(或评阅教师评分表)”。
7、6月5日-6月6日,分组答辩;6月7日、6月10日,公开答辩。
答辩具体时间和地点后续通知。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分组答辩或公开答辩,未参加答辩的按缺考记载成绩。各方向抽查部分学生参加公开答辩,名单后续通知。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不参加分组答辩。答辩当天,学生在答辩前将纸质论文交答辩秘书。
分组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高级职称教师不少于2名),答辩委员应能覆盖本答辩小组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原则上教师不担任本人指导的学生所在答辩小组的答辩委员。欢迎校外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参加答辩。答辩委员会应指定答辩组长、答辩秘书各1名。
公开答辩的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人的高级技术职称、教学认真、要求严格、毕设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应能覆盖本答辩小组论文的研究方向。答辩委员会应指定答辩组长、答辩秘书各1名。
答辩程序和要求如下。
1)学生自述约10分钟。要求学生用报告、图表、数据、视频、实物演示等展示设计(论文)的任务目的和意义、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设计(论文)结论及创新点、改进意见等。
2)答辩委员提问和学生回答约10分钟。要求答辩委员围绕有关设计(论文)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设计(论文)中要求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等提问,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自述、答辩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性等,考察鉴别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出评语并评定答辩成绩。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和土木工程(城市轨道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组成:开题报告占5%,中期检查占5%,指导教师20%;两位评阅老师分别占15%;小组答辩 40%。即总成绩=开题报告*×0.05+中期检查×0.05+指导教师成绩×0.2+评阅老师1成绩×0.15+评阅老师2成绩×0.15+答辩小组成绩×0.4。各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组成:开题报告占5%;中期检查占5%;毕业实习占15%;指导教师15%;两位评阅老师分别占10%;小组答辩 40%。即总成绩=开题报告*0.05+中期检查*0.05+毕业实习成绩*0.15+指导教师成绩*0.15+评阅老师1 成绩*0.1+评阅老师2 成绩*0.1+答辩小组成绩*0.4。各部分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总评成绩采用五级九段制(A+、A、B+、B、C+、C、D+、D、F)。各等级成绩的分布比例原则上为“A+”≤20%,“A”≤20%,“B+至C+”≤40%,“C及以下”≥20%。对工作态度差、达不到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学生,总评成绩应评为“F”。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总评成绩记为“F”,并按有关规定处理。(环境专业无复审答辩,故环境系各等级成绩的分布比例原则上为“A+”≤20%,“A”≤20%,“B+至C+”≤45%,“C及以下”≥15%。)
分组答辩秘书和公开答辩秘书须在答辩完第二天的12:00之前在毕设系统提交答辩成绩和意见,提交毕设答辩成绩exel电子版和答辩小组评分表电子版至hgong@bjtu.edu.cn、答辩小组评分表和答辩记录纸质版至教学科。注意:因毕设系统答辩意见表的设置和学院评分表设置不一致,且毕设系统设置目前无法更改,因此请答辩秘书在系统录入成绩时,保持毕设系统中的总分和评分表一致,并将评分表的意见填写在毕设系统的评阅意见中,以便学生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
教学科根据提交的成绩确定复审答辩学生名单。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完善毕业设计材料,并编写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须本人和指导教师签字。
8、6月10日17:30下班之前,公布复审答辩名单。
答辩组毕设成绩排在后20%的学生必须参加复审评阅。
9、6月11日,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须复审评阅的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版1份提交至教学科。
10、6月12日,复审评阅。
参加复审评阅的学生的毕设成绩以复审评阅结果为准。
复审评阅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答辩当天,学生须在评阅地点附近等候,若评委要对学生当面质疑时,学生应及时到场。具体时间和地点后续通知。若有修改意见,学生应按意见及时修改。
11、6月13日,交毕设材料和修改说明。
以班为单位, 各班负责人收齐毕设材料(双面打印)和修改说明的纸质版、所有毕设材料电子版交教学科。工作日志和论文等毕业设计材料须提交Word文档,各文件以“学号-姓名-工作日志(或论文、图纸)”命名(例如:10231000-张某某-工作日志)。所有文件压缩成一个文件包(.rar格式),压缩文件以“学号-姓名”命名(例如:10231000-张某某.rar/zip)。注意:论文的版权使用授权书页须经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亲笔签字后再上交。
12、6月14日 教学科提交毕设最终成绩。
13、争议答辩
对分组答辩、公开答辩和复审评阅成绩有异议的学生可申诉参加争议答辩。学生须在成绩公布两日内,经过指导教师和所在系同意后,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诉(见毕设规范附件),学院指导委员会受理并组织从复核到“争议答辩”的复审程序。
请各阶段工作务必准时完成,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