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施仲衡院士,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杰出领袖和学术泰斗,因病于2024年12月23日与世长辞。他的逝世不仅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损失,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位睿智儒雅、正直善良的人生导师。作为施院士的学生,也是继施院士任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工程师之后的第二位继任总工程师,我深感悲痛,难忘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铭记他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贡献。
一、初识
1986年,我于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铁道专业毕业,先供职于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因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于1992年初调入北京城建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的前身)工作。
还在大学毕业前夕,夫人黄美群确定即将来北京城建院工作,我们的班主任谭玉兰老师就和我们谈及施院士。她说有一位我们的师长在北京城建院当总工程师,他叫施仲衡。1965年施院士还在交大当老师时,谭老师和施老师曾一起在农村搞社教,并在一个队生活过一段时间,得到过施老师的不少照顾,后来谭老师到北京出差时还到施老师家做客,与施老师夫人李太惠老师也很熟悉。谭老师在和我们谈及此事时,表达了对施老师治学作风之严谨、待人处事之谦逊等种种赞赏,这便是我对这位施老师的初始印象。谭老师在得知施院士去世消息后深感痛惜和不舍,很怀念他老人家,并千般叮嘱我代她向施院士的家人表示深切的问候。
刚进入北京城建院那会儿,因经常在外出差,始终没能有机会与施老师见上一面。一直到1993年,我作为结构所的一名普通设计人员,因对一个项目技术方案的质疑,便斗胆去找时任总工程师的施总汇报自己的设想,才有幸和施老师第一次相见。这个项目是北京一个浅埋暗挖五连拱地下商场工程,隧道结构长117米,单跨5米,总宽26米,总高7.2米。当时,这种五连拱隧道不仅在北京是首次采用,就是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做,设计和施工均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我借鉴曾经在铁三院参与过的北京西单站的工程经验,对原设计方案的结构支护选型、开挖方法及结构受力转换方式等提出了疑问和优化方案,旨在更有利于控制开挖变形,有利于提高结构受力稳定性、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但是,由于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基本接近尾声,这个时候改变设计方案将给各方(包括设计院)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信心是否能说服施总接纳我的建议,担心被批评给单位“惹麻烦”。施总在认真听完我对原方案存在问题的阐述后,首先对我敢于提问题的做法给与了肯定和鼓励,并告诉我,专业技术人员就应该敢于挑战,敢于提问题,这样才能进步。商讨优化方案后,他立即安排对隧道结构方案重新进行了修改调整,并督促具体方案的落地实施。这次汇报和交流,是我与他的初次相识,他那温文尔雅和对技术问题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二、高瞻远瞩为行业发展把脉
施院士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领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90年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迎来一波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大城市均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工作,施院士领衔参与了大多数项目的审查工作。审查中他敏感的发现,不少城市有盲目上规模,追求豪华,追求大车、大编组的倾向,导致建设规模加大,工程造价显著升高。为此,他专门在工程院立项,研究如何系统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回归以交通功能为主,以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的重要理念,提出采用“小编组、高密度”以及发展“灵活编组”技术等系统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降低工程造价、提升运营灵活性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共享的超前思路。
为有力支撑他的技术观点,他于2003年和2005年,曾两度赴俄罗斯进行考察交流,我有幸两次陪同施院士赴俄学习。在莫斯科,除与相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参加学术会议之外,我们长时间呆在地铁车站里和线路上,研究莫斯科地铁的运营方式,了解其如何通过“专人折返”缩短折返时间,记录不同时间段列车的站停时间,研究乘客的上下车行为和行动速度,看到他认真执着的状态,我一个年轻人都感觉自愧不如。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工程造价高、运营效益差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已经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关注。回想当初施院士一直强调的要合理控制规模、有效降低造价、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的观点,我们不得不说施院士的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观是如此的超前,如此的高屋建瓴!他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关注科技创新工作
施院士一直以来对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工作十分关注和支持,北京城建院院士专家工作室的每一次例会和年会,施院士都会专门安排听取一些科研项目的汇报,深入指导研究工作。我们的装配式地铁车站项目就是在施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成功立项和展开研究工作。
在装配式车站技术研究之初,大家对这项用“搭积木”方式建造地铁车站的方法存有不少疑虑和担心,这项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吃螃蟹”,国际上也是第一次采用全预制干式连接技术建造地铁车站,而且大量的连接接头对接缝防水的要求极高,这种多体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研究之前也鲜有成果可用。2012年8月课题立项评审会,以施院士为首的9位专家首次对长春地铁装配式车站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会上施院士从有效解决严寒地区冬施困难、从技术方案主要思路、从建造技术长远发展等角度,对长春地铁启动研究工作、项目研究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指导,并鼓励我们要勇于探索创新,并做好科学研究验证,加强阶段性把控。正是在施院士和与会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装配式车站研究项目才得以顺利立项。在研究过程中,施院士还曾多次听取研究工作汇报,并指导研究工作。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成果和大量的工程应用,截止目前,装配式车站技术已在长春、青岛和深圳地铁总共68个车站成功落地应用,展现出了传统建造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实际应用显示,与传统现浇混凝土车站技术比较,采用我们的技术建造一座装配式车站,能够减少25%-30%的工期,现场施工人员减少85%-90%,建筑垃圾减少50%以上,施工安全性大幅提升,更为关键的是,装配式车站的防水性能比现浇车站大幅提升,现浇车站的“十站九漏”现象不复存在,目前已经实施的数十座车站均能够在100米水下做到不渗不漏,节省了大量车站建成后的注浆堵水费用。
四、继承遗志,继续前行
在施院士病重期间,我和夫人专程看望,他在如此重病在身说话困难的时候,艰难的对我们说出了“谢谢”“辛苦了”。当我们准备离开,请施院士好好休息时,他睁着眼睛久久的看着我们,显示出了他强烈的不舍。我知道,他不舍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弟子和同事,更不舍的是他热爱一生的轨道交通事业!也表现出了老人家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强烈期许!我们转身泪目。三天之后,施院士逝世的噩耗传来,我悲痛至极,久难平抑。老师已经离我而去!
施院士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门下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轨道交通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作为施院士的弟子和继任者,一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致力于他未完成愿望的实现,将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做得更好,请老师放心!您的教诲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在施院士一生中,城市轨道交通是核心主题,他亲历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将永远缅怀施仲衡院士,他的教诲和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祝施院士一路走好!
愿施仲衡院士精神永生、永垂不朽!
——杨秀仁
《轨道上的星辰》 ——悼念恩师施仲衡院士
在城市的心脏,您种下希望的种子, 施仲衡院士,您是那轨道上的星辰。
您用智慧的双手,绘制蓝图, 让城市的血脉,流动得更加顺畅。 穿梭于地下的列车,是您梦想的翅膀, 在您的指引下,它们飞驰向远方。
每一条线路,都是您心血的结晶, 每一座站台,都是您智慧的见证。 您的名字,如同轨道一样坚韧不拔, 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您的贡献,如同列车一样深远, 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停歇。
在您的带领下,我们跨越了山川与河流, 在您的智慧下,我们连接了过去与未来。
施仲衡院士,您的精神如同轨道, 永远延伸,永远前进,永远照亮。
|
作者简介:杨秀仁,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原总工程师,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学者,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地铁50年致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