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04级博士杨广武:沉痛悼念施仲衡院士——师恩永怀,风范长存
发布时间:2024-12-29 阅读次数:35次

  在这沉痛的时刻,我怀着满心的悲戚与无尽的追思,悼念敬爱的恩师施仲衡院士。

  恩师是我职业发展的坚强后盾。2003年,我在北京地铁建设公司工作,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特别建设标准的缺失使工程建设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在基坑护坡桩验收环节,不同标准相互冲突,工作陷入僵局。2004年,我担任北京市路政局轨道建设处处长,首先想到把北京地铁建设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于是把这个想法汇报给施院士。施院士非常支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就有人质疑这个标准可有可无,没有必要。施院士得知后,马上说:“全国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就要开始,北京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必须率先建立完善标准,为全国提供示范。”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我坚定不移地推进标准制定工作。在他的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下,我在任期间成功完成了19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很好地指导了后续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

  2003年,我们提出对于穿越地铁既有结构工程,应列入政府管理范围,要有明确的、专业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但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因为穿越地铁的工程绝大部分是政府的项目。施院士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们身后,成为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在多个场合呼吁要加强穿越工程管理,施院士给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土建设施如果出现问题,那是要出人命的”。他还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给予了非常多的悉心指导,如技术标准怎么去掌握、管理上如何把关,同时,他还邀请王梦恕院士、张弥教授等权威专家共同参与把关典型穿越工程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案的审定,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为穿越工程规范性管理提供了保障。如今穿越工程管理从北京起步推广至全国,保障着地铁运营及守护者无数乘客的出行安全。

  施院士在学术与业务上的严格要求,更是我成长的基石。记得一次请施院士审阅我的一篇论文时,他在报告上圈点出几处引用的内容,严肃而又耐心地说:“引用他人的成果绝不能一抄了之。你要去认真判断他的真伪,仔细考量来源的权威性和作者团队的专业性,重要的观点和结论还要找其他佐证。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也是对知识的尊重。”老师的教导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指导着我的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2012年我应邀参加北京广播电台“对话一把手” 节目,在做前期准备时又一次深切感受到施院士的严谨与负责。这个节目每天早晨8点到9点,每次邀请一个部门的行政一把手或者技术一把手参加直播,介绍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市委市政府及市民关注的问题进展情况。在前期准备中,涉及北京最早的那条地铁建设定位的问题时,没有找到权威的明确说法,便向施院士请教。施院士没有直接给我答案,而是要我第二天来他家。当我赶到他家,看到桌上堆满了泛黄的文件资料,他让我看完资料以后,再跟他讨论。这件事是我记忆印象非常深的,也是非常感动的,因为他是中国地铁、北京地铁建设的先行者,实际上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很有权威的,但他不这么做,而是让我了解全面情况以后,自己归纳、自己判断、跟他讨论、得出结论。施院士的引导,让我明白对待知识和问题应有的态度——深入探究、求真务实。

  施院士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每次拜访他,他都会热情地拉我坐下,询问工作中的进展与困惑,关心我在专业领域的学习收获,还会饶有兴致地与我探讨行业内的新技术、新趋势。他的眼神中总是充满鼓励与期待,让我感受到父辈般的温暖。记得有一次,我从国外考察回来,兴奋地向他讲述在旧金山地铁看到的互联互通模式。他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随后,还让我查找相关资料,指导我进行对比分析。他总是这样,在我们这些学生有新想法时,不遗余力地支持、引导,激发我们的创新潜能,助力我们不断成长。

  施仲衡院士为轨道交通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了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坚实道路,向慈父一样用爱心和耐心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专业人才。

  如今,恩师已逝,在这悲伤的日子里,我再次向慈父、恩师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怀念。我会将他的教诲铭记于心,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施仲衡院士千古!

 

——杨广武

 

    作者简介:杨广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副主任、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北京轨道交通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北京市路政局轨道建设处处长、轨道养护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