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  名:

刘颖

职  务:

职  称:

教授

学  历:

研究生

学  位:

博士

通信地址:

邮  编:

办公电话:

51688763

电子邮箱:

yliu5@bjtu.edu.cn

教育背景

1999年04月- 2002年07月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2002年10月- 2004年08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博士后;

2004年10月- 2005年02月    澳大利亚墨尔本斯文本工业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

2010年01月-2011年01月     英国阿伯丁大学机械系,访问学者.

2011年06月-2011年08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     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2005年03月-2018年06月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力学所,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7月-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防灾减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服务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建筑结构的(爆炸)冲击动力防护设计技术及新型材料设计方法;智能材料及结构;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包括深度学习、有限元、离散元、分子尺度模拟等)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 土木工程

招生专业

  • 土木工程硕士
  • 土木工程博士

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
  • “863”项目子课题
  • “973”项目子课题
  • 基本业务费重点项目2项
  • 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两2项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基金1项
  • 航天一院等研究院项目若干项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重点、人才项目等)基金、出国留学基金、博士后基金、军科委、工信部科工局等以及各类科技奖项等的评审专家,国内外三十多种顶级杂志的审稿人。



教学工作

主要进行理论力学,工程力学,多尺度计算方法,冲击动力学等课程的教学。


博士生培养:

01、张新春:《多胞金属材料的动力学特性及微结构设计》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获得第13届北京力学年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获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06)、北京交通大学智谨奖学金 (2007), 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获得者(2008);北京市三好学生(2008)。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河北省“燕赵英才”B卡获得者,担任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电力机械装备健康维护与失效预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职务。


02、吴鹤翔:《多胞材料及其胞元的冲击动力学特性研究》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03、杨帅:《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工作单位:安阳师范 系主任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


04、姜文征:多层非对称三明治夹芯梁的动态塑性本构及冲击动力响应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3篇,前往美国访问学习1年。

    工作单位:航天智装,高工,从事物联网项目开发与实施工作,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负责智能装备项目开发,产品研发。


05、汤玉刚:《几类典型微纳米结构的动态性能研究》工作单位:南昌航空航天大学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6篇。


06、王 凯:声子晶体带隙的分级分形结构调控及优化设计》工作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硕博连读,发表SCI论文5篇,前往英国访问学习1年。


07、赵 栋:《液晶弹性体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光致变形研究》工作单位:国防工程研究院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提名奖,发表SCI论文10篇,前往美国访问学习1年。

   参与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2项,“2xx”、“6xx”专项任务等,获得四有优秀、装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08、刘虓:《薄膜与膜-基结构的自发变形与表面失稳行为研究》

    在校期间发表SCI A1区TOP文章四篇。


09、 梁天舒:硕博连读

10 、谷清霄:硕博连读

11 、李志繁:博士

12 、吴锦达:博士


硕士生培养:

01、张新春:  硕博连读 多胞金属材料的动力学特性及微结构设计

02、苏家煜:《二维多孔材料声学性能研究》 工作单位:安士亚太有限公司      

    在校期间获得2007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发表SCI论文3篇  

03、何章权:《梯度蜂窝材料面内冲击性能的研究》工作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在校期间获得第16届北京力学年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发表EI论文1篇。

04、许雅玲:《界面效应对二维声子晶体材料能带结构的影响》

    工作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

05、吕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

06、吴鹤翔:《多胞材料及其胞元的冲击动力学特性研究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07、陈绍婷:《Kagome蜂窝中应力波的频散特性分析》工作单位:中天蓝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在校期间发表SCI论文1篇。

08、杨帅:《液晶弹性体及结构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

09、姜文征:《多层非对称三明治夹芯梁的动态塑性本构及冲击动力响应工作单位:航天智装。

10、孙修展:《点阵材料中应力波的频散特性分析工作单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SCI论文2篇。

11、何采奕:《分形多孔材料中应力波的频散特性分析》  工作单位:佳兆业集团

12、汤玉刚: 《几类典型微纳米结构的动态性能研究》硕博连读

13、刘甜甜: 《三明治结构上下面板的耦合动力响应》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多次获公司优秀员工、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青年突击队成员、四川省优秀 QC。

14、刘郑琦:《局部狭窄动脉流变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工作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发表SCI论文1篇

15、王凯:《声子晶体带隙的分级分形结构调控及优化》 硕博连读  

16、刘闯: 《基于ANSYS的粘弹性地基上粘弹性板的振动特性研究》工作单位:中国港湾

17、赵栋: 《液晶弹性体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光致变形研究》工作单位:国防工程研究院

    硕博连读,在校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提名奖,发表SCI论文10篇,前往美国访问学习1年,参与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2项,“2xx”、“6xx”专项任务等,获得四有优秀、装备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8、张彦斌: 硕士,转土木博士 

19、周鹏 :《梯度三明治梁的塑性理论及大变形分析》工作单位:南京地铁 

    发表SCI论文2篇。

20、王毅 :硕博连读

21、郝晨星:《可复用粘弹性/弹性吸能材料动力学特性研究》工作单位: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开发部经理

22、刘洋:《冲击载荷作用下弹性/粘弹性多胞材料的动力响应》工作单位: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23、梁天舒: 硕博连读

24、谷清霄: 硕博连读

25、杜田园:《基于SPH方法的弹丸侵彻问题及防护结构设计研究》工作单位: 太原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26、王玥:碳纤维层合板及其夹芯复合结构抗爆机理研究》工作单位:浙江交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EI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27、于海超:《蜂窝夹芯三明治板能量吸收强化策略的研究》工作单位:中铁置业

    在读期间发表SCI1区TOP论文1篇,获发明专利1项,2024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8、李剑伟: 硕士在读

29、崔益宁: 硕士在读

30、王永兰: 硕士在读

31、廖勇康: 硕士在读

32、徐千龙: 硕士在读

33、梁栋:    硕士在读

34. 陈宇鑫 : 硕士在读

35. 邓佳丽:  硕士在读

36. 甄梓薇:  硕士在读

37. 朱志毅:  硕士在读


欢迎有志于前往高等院校、航空航天、军事研究院及土木相关研究院工作的土木及力学专业的同学报考硕博士研究生!

论文/期刊

轻量化和多功能集成化设计是航空航天、高速交通、结构防灾减灾设计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新型冲击吸能材料及结构的研发是航空航天、军事装备、土木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轻质材料及结构、柔性智能吸能材料及结构的吸能、吸波、抗冲击性能的轻量化一体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多孔材料宏/微观冲击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微结构演化全尺度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发明了梯度多孔材料能量吸收过程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多层夹芯三明治梁的大变形动力学模型;完善了各向异性多孔材料应力波理论,首次建立了多孔声子晶体动力有限元应力波高效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具有流/固耦合、跨尺度、非线性等复杂特征的多孔声子晶体能带结构数值模拟,实现了声子晶体带隙的逆向调控和按需调控。


本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SCOPUS引用900多次,单篇SCI最高被引179次,获得发明专利多项。本课题组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保持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所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被中、美、英、德、日、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学者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的冲击防护设计领域


本课题组培养的硕士和博士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和智瑾奖学金、知行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多次获得北京市力学年会优秀论文奖。毕业的各位优秀的硕博士已在土木工程、航天工程、轨道交通、国防工程,以及各地的高校系统成为学术带头人和负责人。



专著/译著

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审核中发明专利两项

获奖与荣誉

2014,北京交通大学“卓百人才计划”(I类)

201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9,  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双百人才计划”

1995,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

社会兼职

全国冲击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力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计算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对外交流和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