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  名:

苏洁

职  务:

地下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职  称:

副教授

学  历:

研究生

学  位:

博士

通信地址: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

邮  编:

100044

办公电话:

010-51685783

电子邮箱:

sujie@bjtu.edu.cn

个人简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地下工程系书记、副主任,入选北京交通大学青年英才计划Ι类,长期从事城市地铁施工环境影响评价及病害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地层与结构相互作用、地铁隧道结构病害机理及治理等取得了系列成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持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及一等奖、多项省部级和国家一级学会科技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企业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20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参与编写专著2部、参编标准规范2部。

教育背景

1999/09-2003/07: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09-2005/07: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博连读;

2005/09-2009/05: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9/06-2011/05: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14.7-2015.7: 美国克拉克森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访问学者;

2011/06至今;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职。

研究方向

  • 隧道与地下工程
  • 土木工程

招生专业

  • 土木工程硕士

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裂损病害机理及其治理技术研究,2025.4-2028.3。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富水地层隧道施工引起“桥桩-土体”力学响应机制及安全评价,2022.1-2025.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地铁邻近既有桥梁施工安全性控制理论与方法,2014-01--2016-12。
  4. 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地铁振动对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及减振研究,2019.6-2022.12
  5. 北京市科委项目: 奥林匹克公园站长距离平行下穿大型城市隧道关键技术研究(之四)。
  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多场耦合的隧道施工对既有桥桩的影响研究,2022.4-2025.3
  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非降水条件下隧道邻近既有桥梁施工力学响应及主动控制技术研究,2019.4-2021.3
  8.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强震地区铁路隧道抗震设计成套技术研究,2020.4-2022.12
  9.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工程清华园隧道盾构区间下穿学院南路等既有道路设施施工影响模拟分析,2019.10-2020.12
  10.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地铁区间隧道结构病害演化小比例尺模型试验分析,2018.6-2019.12
  11.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北京地铁16号线穿越西苑立交桥、富丰桥等既有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析。
  12.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兰州市轨道1号线陈官营停车场桥梁施工对元托峁沟石油管线安全影响研究。
  13.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深圳月亮湾大道过街通道工程施工对LNG高压燃气管道、燃气及输油管道安全影响研究。
  14.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轨道交通新线穿越市政桥梁主动支护和既有设施穿越后评估技术研究,2013-01--2013-11。
  15.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12标下穿大型城市隧道关键技术研究,2013-01--2014-12。
  16.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12标土体深层变形监测研究 ,2012-05--2013-12。
  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2012-03--2013-12。
  18. 人才基金:新建地铁穿越既有结构施工影响预测及评估,2012-01--2013-01。
  19. 其它部市:市政府参事室市文史馆迁建办公楼工程基坑施工第三方监测 ,2011-09--2011-10。
  20. 北京交通大学创新科技中心:长春市轻轨三期工程暗挖段不良地质状况探测及评估,2010.6-2011.12。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73800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灾变机理与安全控制理论,2018-01-2022-12,300万。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5400,地铁与地下管廊工程施工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2017-06-2020-122200万。
  3. 北京市科委项目:地铁结构渗漏病害微创可视技术、病害特征及安全评价研究,2022.11-2024.12,155万。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1YFB2300800,超大埋深极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演化机理及变形主动控制技术,2021.4-2024.3,2600万。
  5.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地下水位上升条件下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防控及治理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渗漏治理材料、工艺研究及实验,2022.8-2023.12,290万。
  6.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 漫滩软土地层环境下地铁隧道结构持续不均匀沉降控制体系研究项目,2022.4-2023.9
  7. 科技部“科技支撑”:城市地下道路建造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012-01--2015-12。
  8. 科技部“973”:施工扰动下土体与结构的破坏机理及演化规律,2012-01--2014-09。
  9.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隧道建设安全控制重大问题研究-铁路隧道不同等级围岩支护方法和参数深化研究 ,2013-06--2014-12。
  10.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隧道建设安全控制重大问题研究-铁路隧道围岩等级分类深化研究,2013-06--2014-12。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浅埋地铁隧道施工影响下含空洞地层的变形机制和预测方法,2014-01--2017-12。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高速铁路隧道极限状态设计理论及其应用,2013-01--2016-12。
  13.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穿越桥梁安全评估,2013-01--2014-12。
  14.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穿越道路安全评估,2013-01--2014-12。
  1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城市复杂地层中隧道开挖围岩动态响应,2013-01--2015-12。
  16.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地铁洞体隧道衬砌结构补强技术研究,2013-08--2014-08。
  17. 铁道部科技司:高速铁路桥隧关键技术研究——下穿高速铁路通道工程沉降控制技术研究,2012-06--2014-06。
  18.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含碳泥质板岩围岩特性及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2013-01--2014-12。
  19. 铁道部科技司:基于变形控制的隧道结构“支护—围岩”作用关系及设计方法研究,2012-06--2014-06。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城市隧道施工作用下建筑物的动态响应机制及其控制标准研究,2013-01--2015-12。
  21.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海峡隧道水压力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试验研究,2012-08--2013-06。
  22. 自然科学横向课题:国庆60周年阅兵地铁运营保障──阅兵线路轨道交通结构安全性分析第三方验证工程,2009-08--2012-12。
  23. 科技部“863”:高速铁路隧道降噪洞内结构及材料适用性技术研究,2012-05--2014-12。
  24. 北京交通大学: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2010-09--2011-01。
  25. 基本科研业务费: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造及服役安全控制研究,2012-01--2014-12。
  26. 基本科研业务费:地铁车站零距离穿越复杂既有地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2012-04--2013-04。
  27. 北京交通大学:运营公路隧道结构安全性评估及综合整治技术,2011-03--2012-12。

教学工作

地下工程、铁路隧道、隧道工程、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

论文/期刊

  1. Su J, Pan Y, Niu X, et al. Effect of shield tunneling on adjacent pile foundations in water-rich strata[J].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25, 52: 101557.
  2. Su J*, Liu X, Wang Y, et al. In Situ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ubway-Induced Vibration Influence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erves[J] .Sensors, 2024, 24(9): 2860.
  3. Su J, Yu L, Fang Q, et al.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parallelly below existing double-cell tunnel without clearance [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2024, 47(2): 192-203.
  4. Su J*, Wang Y, Niu X, et al. Prediction of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by shield tunneling using XGBoost and Bayesian Optimization[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2, 114: 105020.
  5. Wang Y, Su J, Zhang S*, et al. A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Deep‐Buried Tunnels Based on a Bayesian Network[J].Geofluids, 2020, 2020(1): 8848860.
  6. Jin H*, Su J, Zhao 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rt-filling disengaging and deformation of shield tunnel using staggered assembled segment[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2, 26(4): 1966-1977.
  7. Jie Su*, Yinming Jie, Xiaokai Niu,et 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unnel lining with cracks at dierent positions, Symmetry, 2020, 12(02): 1-15.
  8. Jie Su, Qian Fang*,Dingli Zhang,et al. Bridge responses induced by adjacent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using shallow tunneling method,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8, 2018: 1-16.
  9. Du Mingqing*, Su Jie,  Wang Xuchun, et al.Dynamic response and crack propagation law of tunnel invert with initial damage,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2021(119):1350-6307.
  10. X Zhang*,J Su,Y Xu,B Mi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s of insufficient concrete thickness on the damage behaviour of multi-arch tunnels,Structures.2021.33(5):2628-2638.
  11. 赵江涛;牛晓凯;苏洁*;王宇哲;地铁致凸形地貌地表振动局部放大现象实测及机理分析,振动与冲击,2022.2:287-293.
  12. 赵江涛;苏洁;吴奇兵;宋伟;李明星,地铁运行对沿线不同砌体结构的振动影响研究,地下空间的开发及利用,2021.10:1578-1585+1612.
  13. 赵江涛;苏洁;王剑晨;牛晓凯;程兰婷,多参数遗传算法在地铁穿越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 2020,53(S1):205-212+219.
  14. 牛晓凯;郭宏;骆建军;苏洁,振动环境下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治理试验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19(26):352-357.
  15. 赵江涛,牛晓凯,苏洁,台启民,王剑晨,洞桩法地铁车站顺行密贴下穿既有隧道方案优化研究,现代隧道技术. 2018,55(03):176-185.
  16. 杨三资,张顶立,苏洁,基于数值模拟的北京地区地下道路立交隧道围岩变形分析,土木工程学报, 2016,49(S2):103-106.
  17. 赵江涛,牛晓凯,苏洁,杨广武,徐会杰,隧道开挖条件下2×2被动群桩遮拦效应的数值分析,现代隧道技术. 2016,53(04):108-115.
  18. 苏洁*; 张顶立; 周正宇; 牛晓凯; 台启民;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S1): 3188-3195.
  19. 苏洁*; 张顶立; 杨广武; 牛晓凯; 赵江涛; 地铁施工影响下既有桥梁桩基沉降的主动补偿方法, 现代隧道技术, 2015, 52(3): 39-45.
  20. 王振飞,张成平,王剑晨,于富才,苏洁.新建地铁车站近距离上穿既有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案的选择[J]。中国铁道科学,2013-09,2013(34)5:63-69(5),63:69
  21.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地铁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桥梁施工变形控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第35卷,第5期,611-620页,2009.
  22. 苏洁*,张顶立,北京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对既有桥桩的影响分析,岩土力学,第27卷,增刊,477~482页,2006.
  23.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等,海底隧道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26卷,增刊,3785~3792页,2007.
  24. 苏洁*,张顶立,高自友,黄俊,肖丛苗,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其控制,中国铁道科学,第31卷,第1期,59-64页,2010.
  25. 周正宇,苏洁,地铁施工对邻近既有桥梁主动防护技术的研究,都市快轨交通,第25卷,第3期,68-71页,2012.
  26. 周正宇,苏洁,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桥梁的施工风险控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6卷,第3期,12-18页,2012.
  27. SU Jie*,ZHANG Ding-li,GAO Zi-you,NIU Xiao-kai,CUI Xaio-qing,Safety Risk Control of Microwave Communications Tower Crossing by Mining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Dalian,2009.10.
  28. Jie Su*,Xiaokai Niu,Ding-li Zhang and Ziyou Gao,Research on Influe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Neighboring Pile With Shallow Tunnel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38-442, Wuhan, 2010.10.
  29.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等,地下水和围压对软岩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1):2324~2332.
  30.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等,含软弱夹层层状隧道围岩变形机理研究.岩土力学.2008,29(supp.):247~252.
  31.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等,围压和水对软岩残余强度及峰后体积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supp.1):2644~2650.
  32.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等,软弱夹层引起围岩系统强度变化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9,31(5):720~726.
  33.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高自友,地铁区间隧道暗挖穿越塔式结构施工风险管理,第二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65-68,北京,2010.08.
  34. 苏洁,张顶立,牛晓凯,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暗挖法施工地层变形规律研究.市政技术.2010.No.5, Vol.28:82~86.
  35. 王佳妮,牛晓凯,薛忠军,苏洁,地铁穿越桥梁主动顶升监测系统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No.26, Vol.13:7903~7909.
  36. 杨广武,赵江涛,苏洁,地铁施工对既有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都市快轨交通,2014,第3期.
  37. 王剑晨,张顶立,张成平,房倩,苏洁,陈立平.浅埋暗挖隧道近距施工引起的上覆地铁结构变形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No.1,Vol.33:90~97.

专著/译著

中国标准, 侯小明; 刘春杰; 乔晓军; 王光; 周恒; 李晓东; 李贵军; 郑国富;毛海东; 牛晓凯; 崔晓青; 赵江涛; 杨东波; 张晗; 宋伟; 苏洁; 张明; 姚旭飞; 房倩;王健; 龙佩恒; 王毅鹃; 马建南; 牛云;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 DB 11/T716-2019,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2019-10-01.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及其控制》参编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参编

专利

1.潘玉强,苏洁,牛晓凯,等.《一种可模拟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北京市:CN202410078434.7,2024-03-29.

2.苏洁,潘玉强,牛晓凯,等.《一种模拟富水地层中地下水渗流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北京市:CN202410033178.X,2024-03-12.

3.苏洁;张顶立;牛晓凯;杨东波;张明;崔晓青;赵江涛;张晗;宋伟;张学广;基于监测控制偏离度的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后损伤判定方法,2021.3,中国,CN201910243694.4.

4. 牛晓凯;苏洁;杨东波;崔晓青;张明;宋伟;吴冰;张学广;张海斌;姚旭飞;一种新建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后评估方法,2020.11. 中国, CN201910243072.1.

5. 张成平;王李斌;牛晓凯;李巍;靳子贤;苏洁;宋伟;涂诗琴,一种模拟地铁隧道结构渗漏破坏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系统,2023.9,中国,CN202310889353.0.

6.张成平;杨公标;张顶立;叶子剑;苏洁;重力作用下含空洞地层浅埋隧道围岩应力及位移求解方法,2022.2,中国, CN201910611365.0.

7. 房倩;于霖;张顶立;徐曈;曹利强;刘道平;苏洁;一种CRD法模型试验装置,2021.7,中国,CN201910787653.1.

8.房倩;于霖;张顶立;徐曈;陶文斌;张雨;苏洁;一种台阶分部开挖法模型试验装置,2020.6.中国, CN201910787657.X.

9.张顶立,张成平,房倩,骆建军,侯艳娟,苏洁;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控制方法,2011.12,中国,ZL200910078235.1.

10. 张成平,苏洁,张顶立,等,一种地铁隧道施工诱发地下管线沉降的间接测试方法,2014.11.中国, CN201210350873.6.

11. 张成平,张顶立,苏洁,等,一种浅埋圆形隧道上半断面施工诱发地面坍塌的预测方法,中国,ZL201210239784.4

12. 张顶立,张成平,房倩,侯艳娟,骆建军,苏洁,一种城市隧道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注浆抬升方法,申请号: 200910078234.7.

13. 杨广武,王佳妮,苏洁等,抑制梁体产生裂缝和抑制梁体裂缝扩大的方法,2016.5,中国,CN103741605B.

14.苏洁;牛晓凯;张晗;杨东波;刘忠;郭宏;金筱怡;崔晓青;吴冰;宋伟;一种区间隧道注浆台车,2019.4,中国,CN201821403682.0.

15. 苏洁;张晗;刘璇;揭允铭;房倩;牛晓凯;杨东波;吴冰;崔晓青;宋伟;高西洋, 隧道三维模型加载试验台,2019.2,中国, CN201820610295.8.

16. 苏洁;张晗;刘璇;揭允铭;房倩;牛晓凯;杨东波;吴冰;崔晓青;宋伟;高西洋,隧道三维模型加载试验台及用于隧道病害观察的试验方法,申请号:CN201810386841.9.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1)2024年度,地铁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退化机制与功能保持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2022年度,轨道交通隧道服役期结构渗漏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3)2019年度,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埋海底隧道钻爆法建造关键技术.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技术奖特等奖;

(4)2018年度,城市暗挖隧道穿越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2017年度,复杂条件下大型海底隧道钻爆法建造关键技术,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6)2016年度,高速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铁道科技奖特等奖。

(7)2011年度,大型跨海隧道钻爆法修建核心技术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8)2009年度,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9)2009年度,北京市政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实施细则,全国市政行业,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0)2009年度,北京市地铁基坑支护施工作业指导书,全国市政行业,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1)2008年度,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 

土木工程学报等学报 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