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姓 名: |
孙振宇 |
|
职 务: |
地下工程实验室主任 |
|
职 称: |
副教授 |
|
学 历: |
|
|
学 位: |
博士 |
|
通信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
|
邮 编: |
100044 |
|
办公电话: |
15201346126 |
|
电子邮箱: |
教育背景
|
工作经历
2020/09-2023/11,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2023/12-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
个人简介
孙振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地下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隧道支护体系协同设计方法等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围岩隧道支护设计理论与灾害控制、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理论与防排水设计方法,成果在京张高铁、川藏铁路、胶州湾二隧等工程得到了成功应用。主持国自然面上、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胶州湾二隧揭榜挂帅项目等科研和工程项目7项,发表SCI、EI论文64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以上SCI论文26篇,EI论文1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一级学/协会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评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卓越青年”、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在教学方面,本人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指导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1项、国家级大创2项。 |
研究方向
|
招生专业
|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208382): 高地应力软岩大跨隧道锚固体系协同作用机理及评价方法, 2023-2025,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极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灾害机理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2021-2024,主持 3. 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资助项目: 大跨隧道锚固体系多跨悬索结构式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2023-2026,主持 4.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超长海底隧道辅助通道(服务隧道)快速施工与安全质量保障体系, 2024-2026,主持 5. 国铁集团科技研发计划子课题:大型机械化配套的高铁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体系研究, 2022-2023,主持 6. 自然科学类人才基金项目: 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体系的协同作用原理与设计方法, 2021-2023,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隧道施工影响下地层与建筑物结构接触力学行为及动态作用机理, 2023-2026,参加 8. 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 基于变形主动控制的隧道围岩支护体系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2019-2022,参加 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超大埋深极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演化机理及变形主动控制技术, 2021-2024,参加 10. 协同中心项目: 轨道交通运营隧道服役安全与智能维护, 2022-2026,参加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富水地层隧道施工引起“桥桩-土体”力学响应机制及安全评价, 2022-2025,参加 12. 自然科学横向项目: 管幕结构法下穿明城墙仪凤门段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2020-2024,参加
|
教学工作
大学生实用写作 工程制图 |
论文/期刊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中科院二区SCI论文26篇,EI论文10篇(全部为第一作者)。
|
专著/译著
|
专利
|
软件著作权
获奖与荣誉
科研获奖: 2017.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4/15)
2019.11 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3/25) 2022.07 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0/20)
个人荣誉: 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卓越青年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公路学报》优秀论文二等奖 《水力发电学报》优秀论文二等奖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
社会兼职
《铁道勘察》编委 《工程科学与技术》青年编委 《交通科学与工程》青年编委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地下空间专委会 委员 |